“溝”本來就就是一個地理名詞,指水道、戰壕、護城河等。兩邊高,中間低。“溝”如果堵塞了,那就實現不了本來的功能價值,所以我們說“溝通”。
如果我們即將要進行一次相對正式的溝通,比如畢業生參加面試(對應的場景就是HR面試畢業生),或者要去參加一次相親,又或者要去初次拜訪客戶,這些場景下,我們都需要精準溝通。
給大家分享這種場景下的溝通4步驟,只要執行到位,保證讓大家做到心中有數,高效溝通。
第一步:設定溝通目標
正式場景下的溝通,一定要提前設定好溝通目標,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,見招拆招。
否則就會被牽著鼻子走。如果你抱有“去了再說,到時候再看”的想法,那就太危險了。就是去相親,至少也得預先有自己的標準。
簡單來說,我們在與別人溝通之前,心里一定要有一個目標,我希望通過這次溝通達成怎樣的一個效果。
第二步:制定溝通計劃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溝通要出效果,沒有預先制定計劃是萬萬不能的。
最簡單的維度就是“四個什么”:
通過這次溝通,我想了解什么?
溝通過程中,我要說什么?
我需要怎么說,對方才愿意聽?
如果溝通不順,我該做些什么?
第三步:預測可能異議
不一定所有的溝通都需要準備預案,但是提前預判好相應的困難很有必要。
溝通過程中對方可能感興趣的關鍵點、需要重點關注的哪些地方,需要提前做好預判。
可能遇到的疑問、異議甚至爭執,這些也應該有所預判。
有了預判之后,提前準備好對應的處理措施,可以避免現場手忙腳亂。
第四步:分析溝通情況
每次溝通都是下次良好溝通的鋪墊。我們可以通過對溝通的復盤,總結經驗,提煉出做得好的地方,找到需要改善和完善的地方,為日后的順暢溝通做好功課。
這里建議大家用SWOT工具進行復盤。對情況進行SWOT分析,明確雙方的優劣勢,重新設定一個更合理的目標,以便大家都能接受,便于下次或者類似情況下更好的溝通。
總而言之,有目標有計劃有預判有分析,這才是良好溝通的保障。
轉載:http://www.baikam.com/zixun_detail/119439.html